当前位置: 首页>>代码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选 >>正文


Python cugraph.community.leiden.leiden用法及代码示例


用法:

cugraph.community.leiden.leiden(G, max_iter=100, resolution=1.0)

使用 Leiden 算法计算输入图的模块化优化分区

它使用如下所述的 Louvain 方法:

Traag, V. A., Waltman, L. 和 van Eck, N. J. (2019)。从鲁汶到莱顿:保证well-connected 社区。科学报告,9(1),5233。doi:10.1038/s41598-019-41695-z

参数

Gcugraph.Graph

cuGraph 图形类型的图形说明符

如果不存在邻接列表,则将计算该邻接列表。

max_iter整数,可选(默认=100)

这控制了莱顿算法的最大级别/迭代次数。当指定时,算法将在不超过指定的迭代次数后终止。当算法以这种方式提前终止时,不会发生错误。

resolution: float/double, optional (default=1.0)

在模块化公式中称为 gamma,这会改变社区的规模。更高的分辨率会导致更多的小型社区,更低的分辨率会导致更少的大型社区。默认为 1。

返回

partscudf.DataFrame

大小为 V 的 GPU 数据帧包含两列,即顶点 id 和分配给它的分区 id。

df[‘vertex’]cudf.Series

包含顶点标识符

df[‘partition’]cudf.Series

包含分配给顶点的分区

modularity_score浮点数

一个浮点数,包含分区的全局模块化分数。

例子

>>> M = cudf.read_csv(datasets_path / 'karate.csv',
...                   delimiter = ' ',
...                   dtype=['int32', 'int32', 'float32'],
...                   header=None)
>>> G = cugraph.Graph()
>>> G.from_cudf_edgelist(M, source='0', destination='1')
>>> parts, modularity_score = cugraph.leiden(G)

相关用法


注:本文由纯净天空筛选整理自rapids.ai大神的英文原创作品 cugraph.community.leiden.leiden。非经特殊声明,原始代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译文未经允许或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