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編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R shinymodels explore 探索模型結果

explore() 啟動一個 Shiny 應用程序來與一些 tidymodels 函數的結果進行交互。

為了研究模型擬合,explore() 可以用於由

該應用程序在一個新窗口中啟動,允許用戶查看預測值如何與真實的觀察數據保持一致。應用程序中有 2-3 個選項卡(取決於對象):

  • 調整參數使用戶能夠選擇一組特定的調整參數。這些結果顯示在“繪圖”選項卡中。默認配置基於創建對象期間使用的第一個性能指標的最佳值。

  • 繪圖顯示了各種麵板,可以直觀地顯示模型的擬合程度。可以通過單擊特定點來突出顯示它們(隻要使用了 hover_only = FALSE 選項)。要重置突出顯示的點,請雙擊圖形背景。

  • 關於提供有關應用程序的信息以及獲取幫助或提交錯誤報告/函數請求的鏈接。

要退出 Shiny 應用程序,請使用 Esc 鍵。

用法

# S3 method for default
explore(x, ...)

# S3 method for tune_results
explore(x, hover_cols = NULL, hover_only = FALSE, ...)

參數

x

具有類 tune_results 的對象。

...

目前未使用的其他參數。

hover_cols

懸停在 Shiny 應用程序中時顯示的列。這個論點可以是:

  • 一個 dplyr 選擇器(例如 dplyr::starts_with() )或一組選擇器(如果它們包含在 c() 中)。

  • 字符向量。

hover_only

確定是否啟用點的交互式突出顯示(默認)的邏輯。這對於非常大的數據集很有幫助。

一個閃亮的應用程序。

細節

對於每行產生多個 hold-out 預測的重采樣方法(例如引導程序、重複的 V-fold 交叉驗證),圖中顯示的預測值是該特定行的預測的平均值。

Shiny 應用程序中使用的 ggplot2 主題對應於 R 會話中的當前主題。運行 ggplot2::theme_set() 更改 Shiny 應用程序中繪圖的主題。

對於分類模型,應用程序左下角有一個切換按鈕,可以在“未縮放(即線性)”和"Logit scaled"概率縮放之間進行選擇。第一個選項繪製原始概率,而 logit 縮放使用 scales::logit_trans() 重新縮放軸。當使用具有線性預測變量的模型(例如邏輯回歸或多項回歸)時,這會很有幫助,因為它可以更輕鬆地顯示特征的線性效應。

使用該應用程序時,控製台中可能會打印有關“事件綁定源 ID ...未注冊”的警告。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

當探索比賽結果時,閃亮的應用程序將隻允許調整完全重新采樣的參數組合。因此,現在可以選擇比賽期間丟棄的參數組合。

例子

data(ames_mlp_itr)

if (interactive()) {
  explore(ames_mlp_itr, hover_cols = dplyr::contains("tude"))
}
源代碼:R/explore.R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Max Kuhn等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Explore model results。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