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編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Python dask.visualize用法及代碼示例

用法:

dask.visualize(*args, filename='mydask', traverse=True, optimize_graph=False, maxval=None, **kwargs)

同時可視化幾個 dask 圖。

需要安裝graphviz。所有不是 dask 圖的選項都應作為關鍵字參數傳遞。

參數

args對象

任意數量的對象。如果它是一個 dask 集合(例如,一個 dask DataFrame、Array、Bag 或 Delayed),則其關聯圖將包含在 Visualize 的輸出中。默認情況下,還會遍曆 python 內置集合以查找 dask 對象(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traverse 關鍵字)。缺少關聯圖的參數將被忽略。

filenamestr 或無,可選

要寫入磁盤的文件的名稱。如果提供的filename 不包含擴展名,則默認使用“.png”。如果 filename 為 None,則不會寫入任何文件,並且我們僅使用管道與 dot 進行通信。

format{‘png’, ‘pdf’, ‘dot’, ‘svg’, ‘jpeg’, ‘jpg’},可選

寫入輸出文件的格式。默認為‘png’。

traverse布爾型,可選

默認情況下,dask 會遍曆內置的 python 集合,尋找傳遞給 visualize 的 dask 對象。對於大型集合,這可能很昂貴。如果沒有任何參數包含任何 dask 對象,請設置 traverse=False 以避免執行此遍曆。

optimize_graph布爾型,可選

如果為 True,則在渲染之前優化圖形。否則,圖表將按原樣顯示。默認為假。

color{無,‘order’, ‘ages’, ‘freed’, ‘memoryincreases’, ‘memorydecreases’, ‘memorypressure’},可選

為節點著色的選項。顏色圖:

  • 無,默認值,無顏色。
  • ‘order’,根據節點在圖中出現的順序為節點的邊界著色。
  • ‘ages’,一個節點的數據保存多長時間。
  • ‘freed’,運行一個節點後釋放的依賴數量。
  • ‘memoryincreases’,在一個節點的生命周期之後還有多少輸出。較大的值可能表示應該稍後運行的節點。
  • ‘memorydecreases’,在節點生命周期後保留的輸出數量減少了多少。較大的值可能表示應該更早運行的節點。
  • ‘memorypressure’,節點運行時持有的數據個數(圓圈),或者數據釋放(矩形)。
maxval{int,float},可選

用於將 0 規範化為 1.0 的顏色圖的最大值。默認為 None 將使其成為最大值數

collapse_outputs布爾型,可選

是否折疊通常有空標簽的輸出框。默認為假。

verbose布爾型,可選

即使數據沒有分塊,是否標記輸出和輸入框。當心:這些標簽可能會變得很長。默認為假。

**kwargs

要轉發到 to_graphviz 的其他關鍵字參數。

返回

resultIPython.diplay.Image、IPython.display.SVG 或無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 dask.dot.dot_graph。

注意

有關優化的更多信息,請參見此處:

https://docs.dask.org/en/latest/optimize.html

例子

>>> x.visualize(filename='dask.pdf')  
>>> x.visualize(filename='dask.pdf', color='order')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dask.org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dask.visualize。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