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代碼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Processing smooth()用法及代碼示例


Processing, smooth()用法介紹。

用法

  • smooth(level)

參數

  • level (int) 2、3、4 或 8,具體取決於渲染器

返回

  • void

說明

繪製所有具有平滑(消除鋸齒)邊的幾何體。此行為是默認行為,因此僅當程序需要以不同方式設置平滑時才需要使用smooth()。級別參數增加了平滑度。這是應用於圖形緩衝區的過采樣級別。對於 P2D 和 P3D 渲染器,smooth(2) 是默認值,這稱為“2x 抗鋸齒”。代碼smooth(4) 用於 4x 抗鋸齒,smooth(8) 指定用於“8x 抗鋸齒”。最大抗鋸齒級別由運行軟件的機器的硬件決定,因此smooth(4)smooth(8) 不適用於每台計算機。默認渲染器默認使用smooth(3)。這是雙三次平滑。默認渲染器的另一個選項是 smooth(2) ,它是雙線性平滑。使用 Processing 3.0,smooth() 與以前不同。通常使用smooth()noSmooth() 在草圖中打開和關閉抗鋸齒。現在,由於軟件的變化,smooth() 隻能在草圖中設置一次。它可以在沒有 setup() 的草圖頂部使用,也可以在帶有 setup() 的草圖中使用時在 size() 函數之後使用。 noSmooth() 函數也遵循相同的規則。當 smooth() 與 PGraphics 對象一起使用時,它應該在使用 createGraphics() 創建對象後立即運行,如第三個示例中的參考所示。

例子

PGraphics pg;
int x = 0;

void setup() {
  fullScreen(P2D);
  pg = createGraphics(width, height, P2D);
  pg.smooth(4);
}

void draw() {
  pg.beginDraw();
  pg.background(0);
  pg.ellipse(x, height/2, height/4, height/4);
  pg.endDraw();
  image(pg, 0, 0);
  x += 1;
}
int x = 0;

void setup() {
  fullScreen(P2D, SPAN);
  smooth(4);
}

void draw() {
  background(0);
  ellipse(x, height/2, height/4, height/4);
  x += 1;
}
	
void setup() {
  size(400, 400);
  smooth(2);
  noStroke();
}

void draw() {
  background(0);
  ellipse(120, 192, 144, 144);
  ellipse(280, 192, 144, 144);
}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processing.org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smooth()。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