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編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Python skimage.transform.warp_polar用法及代碼示例

用法:

skimage.transform.warp_polar(image, center=None, *, radius=None, output_shape=None, scaling='linear', multichannel=False, channel_axis=None, **kwargs)

將圖像重新映射到極坐標或log-polar 坐標空間。

參數

imagendarray

輸入圖像。默認情況下隻接受二維數組。如果指定了channel_axis,則接受 3-D 數組。

center元組(行,列),可選

圖像中表示變換中心的點(即笛卡爾空間中的原點)。值可以是浮點類型。如果沒有給出值,則假定中心是圖像的中心點。

radius浮點數,可選

限定要變換的區域的圓的半徑。

output_shape元組(行,列),可選
scaling{‘linear’, ‘log’},可選

指定圖像扭曲是極坐標還是log-polar。默認為‘linear’。

multichannel布爾型,可選

圖像是否是一個 3-D 數組,其中第三個軸將被解釋為多個通道。如果設置為 False(默認),則僅接受二維數組。不推薦使用此參數:改為指定 channel_axis。

channel_axisint 或無,可選

如果為 None,則假定圖像是灰度(單通道)圖像。否則,此參數指示數組的哪個軸對應於通道。

**kwargs關鍵字參數

傳遞給transform.warp.

返回

warpedndarray

極坐標或 log-polar 扭曲圖像。

其他參數

multichannelDEPRECATED

已棄用以支持channel_axis。

例子

在灰度圖像上執行基本的極坐標變形:

>>> from skimage import data
>>> from skimage.transform import warp_polar
>>> image = data.checkerboard()
>>> warped = warp_polar(image)

在灰度圖像上執行 log-polar 扭曲:

>>> warped = warp_polar(image, scaling='log')

在指定中心、半徑和輸出形狀的同時對灰度圖像執行log-polar 扭曲:

>>> warped = warp_polar(image, (100,100), radius=100,
...                     output_shape=image.shape, scaling='log')

在彩色圖像上執行 log-polar 變形:

>>> image = data.astronaut()
>>> warped = warp_polar(image, scaling='log', channel_axis=-1)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scikit-image.org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skimage.transform.warp_polar。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