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编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选 >>正文


Python slice构造函数用法及代码示例

Python 的 slice(~) 构造函数返回一个切片对象,该对象通常包含序列的一部分。

参数

1.start | integer | optional

切片对象的起始位置(含)。默认为 0

2. stop | integer

切片对象的停止位置(不包含)。

3. step | integer | optional

序列中每个整数的增量。默认为 1

注意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 slice(start, stop, step) 表示法,但最常见的表示法是索引语法 sequence[start:stop:step]

返回值

通常包含序列的一部分的切片对象。

例子

基本用法

要创建从起始位置 0 到停止位置 5 的切片对象:

numbers = [0, 1, 2, 3, 4, 5]
slice_object = slice(5)
s1 = numbers[slice_object]
s2 = numbers[:5]
print(s1)
print(s2)



[0, 1, 2, 3, 4]
[0, 1, 2, 3, 4]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表示法产生相同的结果。

启动参数

要指定切片的开头:

numbers = [0, 1, 2, 3, 4, 5]
print(numbers[1:5])



[1, 2, 3, 4]

我们可以看到生成的切片从 numbers 的索引位置 1 的值开始。

步进参数

要指定切片的步长:

numbers = [0, 1, 2, 3, 4, 5]
print(numbers[1:6:2])



[1, 3, 5]

1 的起始值开始,我们递增 2 ,直到达到 6 的停止值。

负index

要指定负 startstopstep

letters = ('S', 'k', 'y', 'T', 'o', 'w', 'n', 'e', 'r')
print(letters[-1:-5:-1])



('r', 'e', 'n', 'w')

通过指定 -1 的开始,我们从元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开始,-1 的一步意味着我们一次向后移动一个索引位置增量,直到索引位置 -5(原始元组中倒数第五个元素) )。

相关用法


注:本文由纯净天空筛选整理自Isshin Inada大神的英文原创作品 Python | slice constructor。非经特殊声明,原始代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译文未经允许或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