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編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Python cugraph.generators.rmat用法及代碼示例

用法:

cugraph.generators.rmat(scale, num_edges, a, b, c, seed, clip_and_flip, scramble_vertex_ids, create_using=<class 'cugraph.structure.graph_classes.DiGraph'>, mg=False)

使用遞歸矩陣 (R-MAT) 圖形生成算法生成圖形對象。

參數

scaleint

用於設置圖中頂點數量的比例因子頂點 ID 的值在 [0, V) 中,其中 V = 1 << ‘scale’

num_edgesint

要生成的邊數

a浮點數

第一次分區的概率

b浮點數

第二次分區的概率

c浮點數

第三分區的概率

seedint

隨機數生成器的種子值

clip_and_flipbool

標誌控製是否僅在圖鄰接矩陣的下三角部分(包括對角線)(如果設置為‘true’)或不(如果設置為'false)生成邊。

scramble_vertex_idsbool

控製是否加擾頂點 ID 位的標誌(如果設置為 true )或不(如果設置為 false );加擾頂點 ID 位會破壞頂點 ID 值和頂點度數之間的相關性。

create_usingcugraph Graph type 或 None 要構造的圖形類型

包含生成的邊和頂點。如果指定了 None,則返回 edgelist cuDF DataFrame(或 MG 的 dask_cudf DataFrame)as-is。這對於對需要包含潛在self-loops、孤立頂點和重複邊的原始數據的圖形構建步驟進行基準測試很有用。默認為 cugraph.DiGraph。注意:multi-GPU 僅支持 cugraph.DiGraph 類型

mg布爾,可選(默認=假)

如果為 True,則 R-MAT 生成發生在多個 GPU 上。如果為 False,則僅使用單個 GPU。默認為 False (single-GPU)

返回

cugraph.Graph 的實例

例子

>>> import cugraph
>>> from cugraph.generators import rmat
>>> df = rmat(
...    scale,
...    (2**scale)*edgefactor,
...    0.57,
...    0.19,
...    0.19,
...    seed or 42,
...    clip_and_flip=False,
...    scramble_vertex_ids=True,
...    create_using=None,  # return edgelist instead of Graph instance
...    mg=False
... )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rapids.ai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cugraph.generators.rmat。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