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編程示例 >>用法及示例精選 >>正文


Python ArcGIS trace_downstream用法及代碼示例

本文簡要介紹 python 語言中 arcgis.features.hydrology.trace_downstream 的用法。

用法:

arcgis.features.hydrology.trace_downstream(input_points, point_id_field=None, source_database='Finest', generalize=False, gis=None, future=False)

返回:

一個新的 FeatureSet

trace_downstream.png

trace_downstream 方法從指定位置描繪下遊路徑。 Esri-curated 高程數據用於創建輸出折線,描繪指定輸入位置下遊的流動路徑。此方法使用可用於不同地理區域和不同空間尺度的多個源數據庫訪問服務。

Parameter

Description

input_points

必需 FeatureSet 或空間啟用 DataFrame 描繪起始位置的點,以計算下遊位置。請參閱特征輸入。

point_id_field

可選字符串。用於從源數據中識別特征的字段。這對於將結果關聯回原始源數據很有用。

source_database

可選字符串。表示將在分析中使用的源數據的關鍵字。該關鍵字是用於構建基礎水文數據庫的數字高程模型的空間分辨率的近似值。由於許多高程源都以弧秒為單位分布,因此該關鍵字是一個以米為單位的近似值,以便於理解。

  • 最佳:所有可能數據源中每個位置可用的最佳分辨率。

  • 10m:水文源從 1/3 角秒構建 - 大約 10 米分辨率,高程數據。

  • 30m:水文源是從 1 角秒構建的 - 大約 30 米的分辨率,高程數據。

  • 90m:水文源建立在 3 弧秒 - 大約 90 米的分辨率,高程數據。

默認值為“最佳”。

generalize

可選的布爾值。確定輸出的下遊跟蹤線是否將被平滑成更簡單的線。

默認值為假。

gis

可選的 GIS 對象實例。如果未作為輸入提供,則必須已在活動 Python 會話中創建登錄到活動門戶並定義了高程幫助程序服務的 GIS 對象實例。還可以選擇通過此參數顯式傳入 GIS 對象實例。

future

可選布爾值。如果為 True,則將返回 future 對象,並且進程不會等待任務完成。默認為False,表示等待結果。

例子:

# USAGE EXAMPLE: To trace downstream path from from the outlet points.
path = trace_downstream(input_points=fs,
                        source_database='Finest',
                        generalize=False)

相關用法


注:本文由純淨天空篩選整理自arcgis.com大神的英文原創作品 arcgis.features.hydrology.trace_downstream。非經特殊聲明,原始代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譯文未經允許或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